全部亮點成果

  • View More 4-黃彥芳.png
    發表相關

    參加2020國際熱帶醫學虛擬會議 設置「台灣COVID-19 研究及防治論壇」

    本校防疫科學研究中心應The Joint International Tropical Medicine Meeting (JITMM) 2020 Virtual Conference的邀請,於2020年12月15日在The Joint International Tropical Medicine Meeting (JITMM) 2020 Virtual Conference,設置「台灣COVID-19 研究及防治論壇」,該論壇主持人為郭旭崧老師,分別由張文貞老師專題演講從人權保障和法律面審視政府新冠肺炎防治政策、陽光耀老師專題演講疫情現況、帥宏翰老師專題演講AI科技如何運用在防疫策略、連加恩老師專題演講台灣的疫苗發展,將台灣防疫策略與國際進行交流。
  • View More 貴賓合影-768x459.jpg
    發表相關

    AI算出新冠解方- 陽明交大發現比瑞德西韋強數十倍的潛力藥

     


    林奇宏校長表示在新冠病毒蔓延全球時,陽明交大立即組成跨校、跨領域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智慧動態系統生物與藥物開發團隊,透過人工智慧及大數據方法,從全球已在使用的大量藥物中篩出巴色匹韋(Boceprevir)、特拉匹韋(Telaprevir)、奈非那韋(Nelfinavir),以及其中一種抗發炎舊藥(JMY206),有望作為治療新冠肺炎之新用。除可大幅降低資金,更能夠省下新藥上市前的一至數年臨床試驗時間,快速投入醫療第一線,及時搶救更多人命,也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減少醫護、其他病患感染風險。這也是台灣搶佔全球抗疫戰領先地位的最佳策略。

    楊進木院長表示,開發團隊實現了「一條龍」整合,從智慧計算、細胞實驗到動物實驗一手包辦。團隊成員包含陽明交大、台大、中央研究院、興大及國防醫學院預防醫學研究所(台灣唯一具備P4等級病毒實驗室),可說是國內頂尖研發力量的大型整合。由陽明交大智慧藥物發展團隊博士生Nikhil Pathak倪齊歐、許彥超、許農育及陳筠媞,透過人工智慧及大數據的方法,模擬宿主受病毒感染後的體內細胞變化機制,並比對全球超過250份已公開的冠狀病毒主要蛋白酶3D構造圖像,發現新冠病毒侵入人體細胞的關鍵蛋白質具有6種可能的動態結構,鎖定了蛋白酶的罩門,在三個月內找到具有抑制新冠病毒活性效果的潛力藥物,包括抗C型肝炎病毒藥物巴色匹韋(Boceprevir)、特拉匹韋(Telaprevir)及抗愛滋病藥物奈非那韋(Nelfinavir)。另外,其中一款藥(JMY206),經細胞實驗發現抑制新冠病毒效果比瑞德西韋強數十倍,動物實驗也證實治療效果,是有潛力的抗新冠病毒口服藥物。

    在本次攜手合作中,中研院生物化學所梁博煌研究員、中興大學獸醫系郭致榮副教授進行蛋白酶的活性測試、陽明交大藥物科學院院長康照洲,國防醫學院預醫所團隊(洪乙仁所長、謝博軒博士、黃志恆博士及張聿秀博士)及臺灣大學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張淑媛教授進行多次細胞實驗驗證,部分成果已發表於國際頂尖期刊《ACS Nano》。希望這些成果能提升台灣在生技醫藥上的研究,加速台灣醫藥臨床需求與產業的發展。

    陽明交大以研究成果具體支持抗「疫」行動,近期有發表於國際頂尖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的蕭育源副教授結構生物學團隊,成功純化出新冠病毒的Nsp14蛋白酶(病毒複製與感染所必需酶),並預期使用結構基礎藥物設計方法開發其抑制劑,嘗試利用小分子抑制劑來阻止病毒複製。黃琤副教授病毒藥物研發團隊,開發創新抗病毒中草藥篩選平台,發現兒茶素等成分,有效用於預防冠狀病毒感染及保健。林志生教授由美國The Jackson Laboratory引進K18-hACE2小鼠,並成功配種、繁殖建立安全新冠病毒之小鼠模式,希望盡快找出具臨床價值的口服藥物,與台灣一起打下成功的戰「疫」。

    這些研究工作經費與設施由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智慧型藥物與智能生物裝置研究中心、科技部人工智慧計畫-人工智慧技術暨全幅健康照護聯合研究中心、科技部防疫科學研究中心計畫、陽明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學院、陽明交通大學生資中心、國衛院整合型計畫共同支持。


     
  • View More 生物晶片1.PNG
    得獎紀錄

    第17屆國家新創獎–陳文亮教授(生物科技系)–組合式電晶片平台之COVID-19防疫檢測系統應用

    研究團隊在「組合式電晶片平台之cOVID-19智物聯防疫檢測系統應」中於技術開發與商業推廣層面有顯著的成長與推進,使其得以實質商品化投入市場,有效辅助新冠防疫及未來其他傳染性疾病的早期篩檢、疫情控管與預防感染。



    在技術開發層面,團隊主要突破量產良率問題,並完成微流道吸水卡匣開發,同步精進電化學檢測儀的開發與系統的物聯網平台申連;在商業推廣層面,團隊主要取得ISO13485療材質管理系統認證,強化跨入際療產供鏈的能力與計畫,有效促未來全球醫療器材市場之拓展。團隊目前已接治新加坡客戶,並預計於當地發起臨床前與臨床試驗,待取得新加坡認證後,可望將產品推廣至東南亞國家,如:馬來西亞、印尼與泰國等。
  • View More 3251678_1.jpg
    發表相關

    新冠肺炎死亡率與檢測術及政府效能有關-吳俊穎、梁立霖發表記者會

    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尚無疫苗,各國仍須防疫政策因應,陽明大學、中山大學等學者收集全球169國大數據,針對武肺死亡率與其他變因的相關性,提供未來是否執行普篩的政策依據。

    陽明大學生物醫學資訊研究所所長吳俊穎、中山大學企管系助理教授梁立霖等組研究團隊,分析169國、75億人口的跨國全球大數據,尋找武肺死亡率的相關因素,包含檢測數、政府效能、人口結構、病床數、交通便利性等,進行交叉比對分析。

    吳俊穎說,如何下降武肺死亡率仍是目前最重要的關鍵,因此大數據研究首先鎖定此目標,研究各國數據發現,當檢測率多、或政府效能指數高、或病床多時,死亡率越低;而人口老化、交通便利性高,死亡率越高。

    但吳俊穎進一步說,檢測數的效用,隨著各國情況差異,發揮的效用也不同,如政府效能差、人口年輕、病床數少的國家,增加檢測數目才能更有效降低死亡率;

    若以台灣來看,吳俊穎說,國內政府效能好、病床數較多、人口結構較老,增加檢測數反而不一定能降低死亡率,未來可透過大數據,用各種變因計算,判斷多少人口數要進行多少篩檢,計算出普篩的「甜蜜點」與人口比率。

    梁立霖也說,各國武肺死亡率平均3.7%,但在高所得國家卻高達4.9%,重要原因是高所得但人口老化,但台灣死亡率僅1.5%,呈現分析上低於模式預測值,認為台灣政府防疫措施、國人自我健康管理、醫療體系優質照護等,都可能是有效降低死亡率的重要原因。

    吳俊穎還說,武肺死亡率可能還牽涉到其他原因,包含各種不同重症如糖尿病、高血壓等病患若染武肺,死亡率較高,將是下一階段分析重點,未來也仍會針對感染率等投入研究。

    該研究成果目前發表在國際期刊Scientific Reports,成果可作為全球政府面對疫情,是否應該進行普篩的重要參考依據。